China-EMU努力收录更准确的中国动车组参数,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但本站不是中国铁路官网,也不是中国中车公司官网,也不是地铁官网。历经多年的发展,中国动车组列车已经拥有很完备的产品系列,那么动车组都有哪些型号呢?和谐号目前有CRH1、CRH2、CRH3、CRH5、CRH380A、CRH380B、CRH380C、CRH380D,复兴号目前有CR400AF智能、CR400BF智能、CR400AF、CR400BF、CR300AF、CR300BF、CR200J-A、CR200J-B、CR200J-C、CR200J-D、CR200JS-G,城际市域动车组有CRH6A、CRH6F,没有CRH6S,还有CJ2、CJ3、CJ5、CJ6等,同时还有NDJ3。地铁列车也是动车组哦。高铁和动车都有哪些区别?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动车组,动车组参数,中国高铁,中国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复兴号,和谐号,动车组技术,不是中国铁路官网,不是中国中车官网,CR400,CR300,CR200,CR450,CRH380,CRH,Cinova,China-EMU,ChinaEMU,高铁类型,高铁都有哪些型号,高铁都有那些型号,动车组都有哪些型号,中国都有哪些动车组,动车和高铁,中国动车组的动车组参数,中国动车组大全,中国动车组所有型号,中国动车组列表,中国动车组发展史,中国动车组发展历程,本页面是
动车组
线路
旅程
话题
@幺三铁线 /摄

|||||

复兴号
中国标准动车
立足中国
走向世界

中国标准动车组2013年起开始研发,自2015年首款列车问世至今,历经多年发展,现拥有CR450、CR400、CR300、CR220、CR200五大系列,涵盖时速160 ~ 400km/h各等级的客运动车组列车,还衍生出货运动车组列车、高速综合检测车等,在多个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00 km/h
最高设计速度
453 km/h
最高实验速度
18
最大编组

既有动车组存在的问题

品类繁多,各成体系

2004年4月,中国国务院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铁路机车车辆装备有关问题,提出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引进少量原装、部分国内散件组装和大批量国内生产的项目运作模式。因此,2004年至2007年,原铁道部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策略,分别引进了庞巴迪、川崎、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多个巨头的产品和技术,主要形成了四个产品系列和技术平台,极大的提升了中国铁路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

但多种不同技术标准的动车组,技术标准相差甚远,无论是操作、维护还是载客数量都千差万别,不同系列的车型无法重联运行、热备、救援,救援设备不通用,司机、乘务、维修人员培训重复及车站设施重复建设。由于技术标准不统一,不同技术源头形成的产品各不相同,不能通用互换,每个平台需依赖自己的产品供应链,大量配件为独家供货,价格居高不下,造成维护备件储备量大,占用资金多,对铁路的经营效益产生较大影响。各型动车组修程修制不统一,维修内容、方式和检修设备有很大不同,配件种类繁杂,增加了维修的难度和成本。

CRH1系列

庞巴迪
瑞典 / Regina C2008

CRH2系列

川崎
日本 / E2

CRH3系列

西门子
德国 / ICE3

CRH5系列

阿尔斯通
意大利 / ETR610

高速铁路网络逐渐形成

实际需求推动列车研发

2013-2014年,随着主要高速铁路通道的不断建成,整个高铁骨干网络基本形成,列车运营里程不断增加,列车交路逐渐复杂。世界其他国家均没如此规模的高速铁道网络,且运营线路情况相对简单,大部分列车仅针对某条线路进行设计,不能够满足中国复杂的线路条件,通用性差、成本高。其他国家的列车设计之初未考虑高强度运用,检修里程过短,过程复杂,零部件不通用,大规模运行时需要大量储备各种部件,增加运用成本。操作界面不统一,需要重复培训。仅支持短编组00车与01车重联,无法反向重联,不同列车无法重联运行和救援。不同区域的列车无论在驾驶、维保、救援等均不统一,导致运行效率和效益差、管理复杂。既有车型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打造更加符合中国铁路线路条件和需求的车型提上日程。

目的和意义
中国标准
中国创造

自主可控

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中国标准动车组根据中国纷繁复杂的线路条件和运营特点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可控,掌握核心技术,完全针对中国铁路线路及需求设计,符合中国的运用需求,适合中国国情、路情,满足全国各种气象条件、不同年代建设的线路、不同规格的检修环境的跨区域运营的需求。

适用各种环境

中国幅员辽阔,对列车的耐候性能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适应各种线路

远距离跨线运行是中国铁路的特点,对列车的适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适应各种运能

轻松应对超高客流强度和超长交路。

技术统一

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与技术规范,统一的接口与通信协议,实现动车组在运用维护上的统一,提高效率,降低综合成本。但技术标准统一不代表技术规格必须统一,通用化不代表所有部件必须相同。通过对产品进行系列化,梯次利用各项技术,充分利用既有零部件供应体系,能够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设计、制造以及运用成本。

技术标准统一

不同厂商、型号的列车之间能够相互通讯、重联运行、相互救援,还能够实现任意方向、任意编组之间重联或救援。

操作界面统一

操作界面基本统一,简化操作流程,更新迭代时遵循既有规范,一线工作人员无需重复学习即可操作各款列车,降低学习成本,缩短培训周期,还可避免混淆不同列车操作方法。

零部标准统一

通过统一各种标准,不同供应商的零部件更容易进行统一,有助于建立更完备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响应时间更短。

稳定高效

降本增效

列车不仅符合中国运营特点,还大量采用免维护设计,极大的增加了可靠性,能够满足超长交路、超大客流、极高出勤率的需求,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实现人工辅助检修甚至无人化检修,部分车型已实现一级修人工技检里程16000 km/192h,全生命周期成本大幅下降。

检修维护标准统一

能够制定统一的检修维护标准,无需考虑不同型号列车对运营带来的额外影响,不同型号列车无需分开管理。

较低的维护成本

增加大量免维护设计,在列车和地面大量先进传感器的加持下,能够实现日常检修无人化、智能化,减少人力消耗,极大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时刻进步

用户和厂商距离更近,每一批次交付的列车都能够根据实际运用状况进行优化迭代,根据情况还可以有针对性的既有列车进行不断升级。

研发历程
中国特色
中国制造

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铁科院技术牵头,中国中车及相关企业设计制造,各高校及科研单位技术支持,按运营需求制定中国标准,自主正向研发的标准化动车组平台。





2012年
开展前期工作
2013年06月
项目正式启动
2013年12月
制定总体技术条件
2014年09月
完成方案设计
2015年06月
首批 350 km/h样车问世
2017年03月
首批 160 km/h样车问世
2017年05月
首批CR400量产列车出厂
2017年06月25日
正式命名为“复兴号”
2017年06月26日
CR400系列批量投入运营
2017年09月21日
正式按时速 350 km/h运营
2018年04月
CR300系列问世
2018年12月
智能CR400系列问世
2019年01月
CR200系列批量投入运营
2020年12月
CR300系列批量投入运营
2021年06月
智能CR400系列批量投入运营
2021年12月03日
中老铁路开通,复兴号首度出海
2022年12月
智能CR200系列问世
2023年09月07日
雅万高铁开通,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在海外运营
2023年10月
智能CR200系列批量投入运营
2024年11月
CR450系列问世
2024年12月29日
CR450系列发布仪式举行
系列产品
百花齐放
异彩纷呈

多种动力形式

无惧风雨,砥砺前行

电力

澎湃动力。

电力 + 内燃

无限远行。

内燃

无拘无束。

氢能

畅想未来。

多种速度等级

无论何种赛道,都可轻松应对

CR450

一骑绝尘

了解详情

CR400

引领世界

以高水准引领世界行业发展

以小博大
CR300

继承CR400的优点,提供较高的舒适度

CR300在国内首次采用以太网控车技术的具有重联功能的动车组

全能选手
CR220

满足各类线路之间跨线运行需求

以柔克刚
CR200

机车-车辆模式铁路客车低成本更新换代

城际/市域铁路动车组

志存高远

继承优秀基因


160~200 km/h

CRH6A系列

Cinova 2.0基于CR300AF

¥67,000,000 起
160~200 km/h

CRH3A系列

基于CR300BF

¥60,000,000 起

更多应用场景

十八般武艺

中国创造,惠及世界

基于复兴号平台打造的列车,正在走向世界
了解更多
中国标准城轨

一点点不一样的

简要说明:
本站并非CR或者CRRC官网,内容不代表官方,不会严格执行官方命名方式/分类等,若与官方不一致,不属于错误。本站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亦无法保证数据的时效性。本站所有动车组萌化头像均获得著作权,未经授权不得进行未署名的转发或进行二次创作。本站目前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图片、视频投稿。不得将本站内容以截图、录屏等形式用于包括但不限于抖音、快手、西瓜视频、头条等视频创作。更多内容参见关于本站

本站已运行3829天。

用脚步丈量每一寸轨道,
用心灵享受每一段旅程

列车开往的方向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窗外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处在嘈杂的动态中,
却是静而细腻的心思。

慧伊创新 © 201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