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
CR400AF系列是“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批成员之一,2014年9月方案设计完成(外观主要由英国PriestmanGoode公司设计);2015年6月30日首组样车下线,2016年08月15日首次载客运行,2017年01月03日正式命名为CR400AF,2017年06月25日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复兴号带来了很多显著改变,首先是操作界面统一,不同型号复兴号动车组操作界面基本一致,降低学习成本,无需反复培训与学习,减轻劳动强度,其次,配件标准统一,不同厂家的配件可相互通用,大幅度降低运用成本。另外,还可以自由重联,复兴号动车组不仅支持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生产的列车重联,还可以实现任意方向重联(CRH动车组大部分仅支持00车与01车重联),甚至还支持短编组与长编组重联及四组短编组重联并可实现相互控制。
本系列自2014年09月完成设计,至2015年06月样车下线,2017年05月正式量产,在近三年的试验中,实现了高速动车组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作为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开篇之作,在行业内树立了中国标准,在中国高速动车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后续还衍生出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动车组和新一代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下一代CR450动车组的研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系列还是首款走向世界的中国高速动车组。截至2023年11月,本系列共生产294组。
本系列共有以下几个子型号 | |||||
型号 | 特征 | 编组 | 速度 | 数量 | |
CR400AF(样车) | 4M4T | 350 km/h | 2 | ||
CR400AF | 4M4T | 350 km/h | 177 | ||
CR400AF(双控) | 4M4T | 350 km/h | 5 | ||
CR400AF-A | 8M8T | 350 km/h | 77 | ||
CR400AF-B | 8M9T | 350 km/h | 13 | ||
CR400AF-G | 4M4T | 350 km/h | 3 | ||
CR400AF-J | 4M4T | 400 km/h | 1 | ||
CR400AF-S | 8M8T | 350 km/h | 0.1875 | ||
KCIC400AF | 4M4T | 350 km/h | 11 | ||
KCIC400AF-CIT | 4M4T | 385 km/h | 1 | ||
时速350公里高速货运动车组(四方) | 4M4T | 350 km/h | 1 | ||
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动车组(四方) | 4M4T | 400 km/h | 1 |
2015年06月底,四方股份和长客股份研制生产的两组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陆续抵达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
2015年06月30日上午,中国铁路总公司在铁科院环形铁道试验基地内,为四方股份和长客股份研制生产的两组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举办了中国标准动车组下线仪式。
2015年07至08月,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在铁科院环形铁道试验基地进行静态调试和低速试验工作,主要包括单组性能调试和科学试验的准备工作、型式试验(静置和160km/h及以下速度级)、互联互通功能实车调试和验证试验(静置和160km/h及以下速度级)。
2015年08月21日,两组样车开始进行重联运行测试。
2015年08月25日,两组样车组抵达沈阳皇姑屯动车所。
2015年08月26至30日,两组样车在沈阳铁路局管内哈大高铁和长珲城际进行测试,其中在长珲城际长春-吉林区间进行了时速250公里有砟轨道动车组动力学性能试验。
2015年09月,两组样车回到铁科院环形铁道试验基地继续试验工作。
2015年10月14至16日,再次在沈阳局管内哈大线和长珲城际铁路长春-吉林间进行了长客股份250km/h及以下速度级动力学性能试验。
2015年10月23日,两列标准动车组抵达大西综合试验段。
2015年10月23日至11月16日,在大西综合试验段原平-蝎子寨大桥间进行了200~370km/h速度级的动力学性能、弓网受流性能、空气动力学、车内外噪声性能、动应力等相关试验,试验测试结果满足试验大纲的要求。
2015年11月18日,CR400AF-0207在大西客专高速综合试验段,经过33.84公里距离的加速,在公里标K217+560处试验速度达到最高速度386.4km/h。
2016年05月15日,两组样车抵达郑徐高铁,展开为期两个月的综合实验。
2016年07月01日~1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在郑徐高铁上进行了综合试验,成功实现时速420公里两车交会及重联运行的目标。这是拟运营高铁动车组列车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420公里交会运行。
2016年07月25日起,两组样车开始在沈阳铁路局管内进行不载客试运行。
2016年08月05日,由四方和长客分别生产的第二组样车(CRH-0208、CRH-0507),先后抵达铁科院环形铁道试验基地进行调试。相较于0207,CRH-0208在各方面进行了改进。同时与CR400BF进行了技术互换,采用了纵横机电IGBT-VVVF和永济电机。
2016年08月15日上午6时10分,由两组样车重联担当的G8041次列车驶出大连北站,沿哈大高铁驶向沈阳站,这是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正式载客运行。
2016年10月12日,第二批两组样车结束了在铁科院的试验,回送至太原南站,准备在大西客专高速综合试验段开始进行综合试验。
2016年10月26日,两组样车结束了为期73天的载客试运营,正式完成静态调试、型式试验、动力学实验、空载运行、载客运行等在内的60万公里的考核试验。
2016年10月27日,两组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分别从大连北站出发,当日回到青岛四方股份和长春长客股份的厂内,进行拆解检修。
2017年01月03日,国家铁路局向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简称中国标动)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型号定为CR400AF。
2017年02月16日,两组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CR400AF-0207、CR400BF-0503重联担当G65/8次运行。
2017年07月07-08日,CR400AF-0207、CR400BF-0503在京沪高铁进行提速350 km/h相关试验。
2017年07月23日,CR400AF-0207、CR400BF-0503回归G65/8次。
2017年10月17日,CR400AF-0207、0208、CR400BF-0305、0503、0507开始交替担当京津城际、G9061/2/3/4、G65/8等车次。
2017年12月,五组样车均投入京津城际运行。
样车的涂装和坐席已经修改为与量产车相同,但是仍有很多内部细节保留样车的状态。
2017年05月起,中国标准动车组CR400AF正式量产。
2017年0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命名为“复兴号”。
2017年06月26日至06月30日,复兴号动车组担当京沪高铁G123/G156次和G155/G124次。
2017年07月01日至09月20日,复兴号动车组担当京沪高铁G1/G142次、G107/G4次、G143/G2次和G3/G12次
2017年07月27日,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安排,复兴号CR400AF、CR400BF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开展了时速350 km/h实车、实重和实速检验检测、可行性研究和运营安全评估,开行G350727,G727350次列车。通过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经过专家评审,京沪高铁满足设计时速每小时350千米的运营要求。
2017年09月21日起,复兴号动车组担当京沪高铁G1/G2、G3/G4、G5/G6、G7/G8、G9/G10、G13/G14、G17/G18次,提速至350 km/h,重新占领世界轨道交通第一速度。
2017年12月31日,青岛四方庞巴迪生产的CR400AF-1001下线。
2017年02月02日,CR400AF-1001到达铁道科学院进行测试。
2018年03月17日,CR400AF-1001完成了在京的一系列测试,前往沈阳局集团。
2018年03月19日,CR400AF-1001在沈丹、丹大线进行测试。
2018年03月21日,CR400AF-1001加入京沈高铁辽宁段联调联试。
2018年07月01日,青岛四方庞巴迪生产的CR400AF投入运营。
CR400AF不同批次之间存在差异,首批30组二等座车因最开始设计定员85人,但实际增加一排座椅,调整为90人,车体已经按85人制造,因此窗、座相互不匹配(2001-2017、2022-2028、2030-2034、2213),部分座位无法享受较大面积的车窗。
2019年09月,京雄城际铁路北京西至大兴机场段开通,使用两组改造后的CR400AF,二等座为2+2布局且不可旋转方向,增加多个大件行李存放处(2145-2146)。
2021年起,新造的车辆均配备独立的司机室门,便于司机乘降,也提高了商务座乘客的私密性(1039-1040、2222-2241及之后批次)。
CR400AF-2228、2229、2230使用纵横机电TKD511型牵引变流器,其余使用时代电气tPower-T13型牵引变流器。
CR400AF-A动车组是在CR400AF基础上设计生产的16辆编组的高速动车组。
2017年11月1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公告,将采购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首批50列。
2018年03月26日,四方庞巴迪生产的CR400AF-A-1002到达铁道科学院进行测试。
2018年04月02日,青岛四方生产的CR400AF-A-2065到达铁道科学院进行测试。
2018年04月18日,四方庞巴迪生产的CR400AF-A-1002开始在京沈高铁辽宁段展开实验并参加联调联试。
2018年04月22日,青岛四方生产的CR400AF-A-2065开始在京沈高铁辽宁段展开实验并参加联调联试。
2018年06月起,青岛四方生产的CR400AF-A逐步在京沪高铁上线运营。
2018年11月起,四方庞巴迪生产的CR400AF-A(1001-1005)逐步在广州局集团上线运营。
CR400AF-B动车组是在CR400AF-A基础上设计生产的17辆编组的高速动车组,该车增加了一节二等座车,增加定员90人。
2018年09月07日,该车首次曝光。
2018年09月下旬,CR400AF-B-2116到达铁科院进行测试。
2018年10月17日,17辆编组动车组首次招标。
2018年10月20日,CR400AF-B前往京沈高铁、通新高铁进行试验。
2019年01月05日起,CR400AF-B-2116与CR400BF-B-5097投入运营,共同担当京沪高铁G9/G16次。
CR400AF-B-2116为样车,因坐席进行调整,部分车厢窗座关系不匹配,部分座位无法享受较大面积的车窗,后续其他列车无此问题。
CR400AF-J是基于CR400AF系列研发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同时也是下一代CR450系列动车组的试验列车,为CR450的研制积累宝贵数据。
2022年09月22日,CR400AF-J-0002启程前往铁道科学院进行试验。
2023年06月11日,CR400AF-J-0002启程前往福厦高铁进行试验。
2023年06月28日在湄洲湾跨海大桥,试验列车以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1公里运行,06月29日在海尾隧道,试验列车以单列时速420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40公里运行,对新技术部件进行了有效的性能验证,各项指标表现良好,标志着CR450动车组研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CR450科技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本次试验中,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在新研制的CR400AF-J综合检测列车上,搭载CR450轻量化转向架、牵引高压、制动、减阻降噪等4大类12项新技术部件开展试验。6月28日,在湄洲湾跨海大桥,试验列车相对交会时速达到891公里,其中CR400AF担当01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453km/h
2017年,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主导下,作为承包商联合体成员的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确定为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提供11列8辆编组的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及1列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该项目全部采用中国高铁技术和装备,借鉴中国高铁丰富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是中国高铁标准走出去的第一单,标志着中国铁路装备从“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去,进一步升级到“产品+技术+服务+标准”走出去。
该车基于CR400AF成熟技术,针对热带气候进行优化,更加适应当地的环境。
2021年10月底,该车实车首次曝光。
2022年08月21日,首组列车在青岛港顺利完成装船,通过海运发往印尼。
2022年09月01日,经过11天的海上运输,装载着我国出口印尼用于雅万高铁的高速动车组和综合检测列车的船在雅加达港靠岸,后续通过公路运输运往万隆德卡鲁尔动车段。这是雅万高铁首批发运列车,标志着我国高铁列车首次出口国外。剩余列车将在2023年初之前全部运抵。
2023年09月07日,雅万高速铁路开通运营,KCIC400AF投入运营。
KCIC400AF CIT动车组是在CR400AF基础上设计制造的全球领先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主要为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设计,2021年12月15日首次公开亮相。
2022年03月31日,KCIC400AF CIT 22前往郑州进行试验。
2022年04月14日,KCIC400AF CIT 22在济郑高铁濮郑段首秀,完成试验任务前往环形铁道进行下一步试验工作。
2022年08月21日,在青岛港顺利完成装船,通过海运发往印尼。
2022年09月01日,经过11天的海上运输,装载着我国出口印尼用于雅万高铁的高速动车组和综合检测列车的船在雅加达港靠岸,后续通过公路运输运往万隆德卡鲁尔动车段。这是雅万高铁首批发运列车,标志着我国高铁列车首次出口国外。
2023年09月07日,雅万高速铁路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