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号 共2组
CRH2C型动车组是在CRH2A的250km/h平台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通过技术转移、引进吸收后实现国产化,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速动车组,一阶段最高设计时速320 km/h,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350 km/h,并将最后一组作为CRH380A系列外形实验列车。2007年12月首列车下线,至2011年共制造60组,其中包括3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CRH2CA-2061和2068为综合检测车,配属中国铁路总公司。安装了ATP、信号参数、无线场强、弓网关系、轨道几何形态、动力学及加速度检测的设备和线路监视系统,主要负责时速250—350公里级的高速铁路的轨道几何状态、动力学、接触网、信号、ATP、无线通信、线路环境等的周期性检测和新建线路的全方位检测。
2007年12月22日,首列CRH2C动车组(当时编号CRH2-061C)出厂,作为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2008年01月,CRH2C-2061和CRH2C-2062(当时编号CRH2-061C、062C)开往北京环铁铁道,青岛四方和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对动车组进行了试验测试。
2008年04月24日,CRH2C-2061(当时编号CRH2-061C)在京津城际铁路上进行高速测试,其最高时速达到近370公里,打破了“中华之星”创造的321.5公里时速纪录。
截止2008年06月底,CRH2C型动车组相继完成了环行线、秦沈线及京津城际线的各项性能试验、型式试验、线路试验。试验期间共进行了涵盖牵引性能、动力学性能、弓网受流、空气动力学等17大项近200余个试验项目。
2008年07月01日起,首批6列CRH2C型动车组模拟正常运营状态在京津城际铁路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试运营。
2008年08月01日起,CRH2C型动车组正式投入京津城际铁路运营。
2008年11月23日,CRH2C-2067、2068(当时编号CRH2-067C、068C)被运送至汉口,并于2009年1月08日起,在武广客运专线武汉综合试验段上开始测试。
2009年07月至9月期间,CRH2C-2061、2067、2068(当时编号CRH2-061C、067C、068C)在武广客运专线进行局部路段联调联试及高速试运行。
2010年04月起,CRH2C-2061、2068(当时编号CRH2-061C、068C)开始在沪宁城际铁路综合试验段上开始测试。
2011年07月01日,CRH2C-2061开始在广深港高铁(内地段)综合试验段上开始测试。
2014年07月01日,根据《铁总运(2014)150号》文件,所有CRH动车组的编号均作出了调整,CRH2C(一阶段)型动车组的编号方式发生变化:原编号为CRH2-061C~CRH2-090C改为CRH2C-2061~CRH2C-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