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号 共40组
2010年09月01日,CRH380A-6001~CRH380A-6010相继下线并开始配属上海铁路局,及进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和沪杭客运专线进行高速试验。
2010年09月28日,CRH380A在沪杭客运专线进行高速试验,并先后两次刷新“中国铁路第一速”,并刷新了世界上“正常营运编组列车最高试验速度”,当日上午10时40分,由上海虹桥开往杭州方向的CRH380A-6001列车(车次G55001)的试运行时速达到413.7 km/h。不到一小时后的11时37分,由杭州折返到上海虹桥试运行(车次G55002)途中,最高时速达到416.6 km/h。
2010年09月30日、10月01日、10月07日三天,为应对十一黄金周期间来往南京和上海的往返客流,上海铁路局安排CRH380A首次载客运营,在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担当临时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任务,为此车型第一次载客运营。
2010年10月26日起,CRH380A正式在沪杭客运专线投入服务。
2010年12月03日起,CRH380A开始在武广客运专线投入运营。
2011年03月08日起,由于2011博鳌亚洲论坛的举行,2组CRH380A开始在海南东环铁路运行。
2015年03月14日,青藏铁路公司从西安铁路局临时抽调2列CRH380A动车组列车试跑兰新高铁,最高速度394km/h,证明了CRH380A动车组在高原运行的能力。
2014年07月01日,根据《铁总运(2014)150号》文件,所有CRH动车组的编号均作出了调整,青岛四方生产的CRH380A系列动车组重新分配号段,受此影响,CRH380A系列动车组的编号方式发生变化:原编号为CRH380A-6001~CRH380A-6040改为CRH380A-2501~CRH380A-2540;原编号为CRH380A-6141~CRH380A-6196改为CRH380A-2641~CRH380A-2696,此后,青岛四方生产的CRH380A系列动车组均依照新规定之格式安排编号。
CRH380A短编组列车采用6动2拖的编组方式,牵引功率为9600千瓦,使用DSA350型高速受电弓,受电弓两侧加装了挡板,采用低阻力流线头型,青岛四方共设计了20种列车新头型方案,经过进行了气动阻力、气动升力、侧向力、隧道效应等大量的空气动力学的仿真计算,并通过三维流场数值仿真分析和多目标优化,进行了17项、75次仿真计算,确定了5种备选头型。继而又对备选方案制作1:8模型,分别进行了19个角度、8种风速的风洞气动力学实验和3种风速、4种编组的风洞噪声试验,对择优选出的方案进行了样车试制,完成了22项试验验证,经大量的比对、计算、试验之后,最终确定了新一代高速列车的头型方案,实际运行时新头型的阻力系数小于0.13,尾车升力系数小于0.08。
振动模态系统匹配,优化了转向架设计参数并改善车厢内部结构,以配合动车组车体的自然震动频率,有效抑制列车在高速运行时的车体结构性共振,同时提高了乘坐舒适度。
由于列车运行时速提高到380 km/h,为满足两列动车同时双向通过隧道的气密需要,CRH380A型动车组进一步提升了气密性,车厢采用差压控制模式的全密封加压,车厢内压力从4000帕下降到1000帕实际大于180秒,气压变化值小于200帕/秒。
CRH380A型动车组使用SWMB-400/SWTB-400型无摇枕转向架,由CRH2C第二阶段使用的SWMB-350/SWTB-350改良而来。两者相比,新的转向架增加了抗侧滚扭杆,带两组抗蛇行减震器,加强了二系悬挂空气弹簧柔度,提高了转向架的稳定性和减震效果,满足转向架临界失稳速度达550 km/h的指标要求。中国与欧盟的列车脱轨系数安全标准是小于或等于0.8,实验结果表示,当CRH380A型动车组运行速度为386.3 km/h,其最大脱轨系数为0.34,而CRH2A型动车组以250 km/h运行时最大脱轨系数为0.72。
列车采用各种新型噪音吸收和阻隔技术材料,CRH380A型动车组在时速350 km/h的情况下车厢内噪声保持67至69分贝,与CRH2A型动车组以250 km/h运行时的情况相若。而低阻力新头型的使用亦减少超过5%的气动噪音。
由于列车牵引动力、结构质量、减噪水平的提高,车辆重量相应增加,但轴重仍维持在15吨的水平。当CRH380A动车组维持380 km/h的旅行速度时,平均每位旅客的每百千米能量消耗小于5.2千瓦小时;高效率再生制动,再生能量回馈电网效率达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