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号 共28组
新一代CRH2系列曾计划用于更新CRH2车型的外观及内饰,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内饰参照CRH380A系列进行优化。
由于既有CRH2系列的配件供应稳定且成本较低,且中国标准动车组的立项,该车型未大规模量产。
2015年11月1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招标17组卧铺动车组列车,其中四方中标其中12组,但仅生产前5列,之后7列按旧款头型CRH2B交付。
和谐号CRH2G型动车组,采用大量的新材料和新技术,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重点解决了耐高寒、抗风沙、耐高温、适应高海拔和防紫外线老化五大技术难题,能够适应±40℃的温度,也能安全运行在强风沙和高海拔地带。
2014年11月,两节CRH2H车厢在维也纳Rail Tec Arsenal(RTA)测试中心进行了气候测试。
之后CRH2H与CRH2G两种型号合并,称为CRH2G。
2015年01月16日,CRH2G-2417与CRH5G-5176两列新型耐风沙及高寒动车组,同赴哈尔滨铁路局伊图里河站进行冷冻静态实验。
2015年11月10日。CRH2G型高寒动车组,获得国家铁路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
2015年11月22日。CRH2G获得中国设计红星奖金奖。
2015年12月12日,CRH2G开始投入兰州铁路局中川铁路试运行。
2016年1月08日下午18:16分,CRH2G担当的D8810次驶出乌鲁木齐南站,CRH2G型耐高寒抗风沙动车组正式投入运营。
2014年10月11日招标耐高寒抗风沙动车组列车,CRH2G中标10组(2417-2426)。
2016年11月10日招标耐高寒抗风沙动车组列车,CRH2G中标10组(4072-4081)。
2016年12月13日招标耐高寒抗风沙动车组列车,CRH2G中标8组(4106-4113)。
CRH2G动车组最高速度250km/h,采用8辆编组。车头的设计灵感取自“骏马”。
CRH2G采用大量的新材料和新技术,重点解决了耐高寒、抗风沙、耐高温、适应高海拔和防紫外线老化五大技术难题,能够适应-40℃的严寒环境,也能安全运行在强风沙和高海拔地带,为我国的高寒、沙漠和高原地区的高铁线路提供了适应性更强的动车组车型。
CRH2G型动车组所使用的材料、润滑油脂及电气元件,都通过零下40℃的耐低温试验。转向架进行高寒适应性设计,创新出“喷涂防冻”和“高压吹风除雪”等技术,有效缓解了高寒冰雪天气转向架积雪结冰的问题,确保动车组安全可靠。 车体采用密封设计和导流设计,避免了高寒环境下车体冷凝水回流引发的故障。另外,空调系统也进行了高寒高温优化设计。
CRH2G能满足在11级大风下安全运行,为此CRH2G加装了抗侧滚扭杆等装置,与普通的动车组相比,它在大风下运行的平稳性提升了1倍。
CRH2G将车下设备舱设计为密封结构,防止进沙。设备舱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供风方式,并创新使用“微正压”技术,防沙尘进入。空调机组采用顶置式设计,从车下移到了车顶,进行防风沙和空气过滤设计。在沙尘环境下,CRH2G不仅能保持车内的空气质量,还延长了检修维护周期。CRH2G的车体和车窗,均进行了高强度防护设计,耐沙石击打。以兰新线为例,普通动车组每3天就要清理一次沙尘,而CRH2G的清理周期为1-2个月,大大减少了能耗和检修维护量。
高海拔地区雷电频发,影响动车组行车安全,CRH2G全面升级了电气系统,加装了新型防雷装置,动车组的绝缘和防雷击保护能力大大增强。 保证动车组能在高达3600米的高海拔地区安全运营。同时,针对高原地区紫外线辐射强,CRH2G外露的非金属件都通过了抗紫外线老化试验。车窗则做了辐射防护,紫外线通过率小于1%,和在平原地区运行时相当。
CRH2G型高寒动车组的研发前后历时近3年,期间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全面验证了动车组的技术性能。其中仅耐低温试验67项,抗风沙试验 16项,高海拔试验6项。还先后在哈大高铁和兰新高铁通过了线路考核。CRH2G还是我国第一款送去拥有世界最大气候风洞试验室的奥地利RTA实验室进行低温试验,以验证动车组的防寒能力。
CRH2G量产车型头型与样车(2417)以及试验车(CRH2H-2361)头型有所区别,原头型相对圆滑,新头型棱角稍显犀利。
2015年,CRH2G样车进行了改造,新造了头车,采用了与后期量产相同的头型,原头车不再使用。另外,CRH2G-2417的残疾人卫生间形状与后期量产车型不同,为圆形,后期为方形。
由于CRH2G功率较小,无法满足兰新高铁大长坡道的运营要求,逐步转配西安局集团。
随着云南境内多条线路开通,因线路所处海拔较高,CRH2G能够较好满足需求,因此逐步转配昆明局集团。
目前运营范围包括昆明-大理、昆明-丽江、昆明-临沧、丽江-临沧等线路,高峰时段运营昆明至广州方向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