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 共3组
全新一代动力集中动车组于2020年03月20日首次曝光,与上一代相比有诸多改进。首先,车体断面改为鼔型,车厢宽度和坐席与CR300和CR400系列相同,由3105 mm加宽至3360 mm,坐席宽度也将大幅度加宽,车辆间距缩短到800mm,风挡改为对波橄榄型双层折棚风挡,提高车体气密性,拖车空调机组原有一车两台的改为一台。
在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还有多项改进,拖车控制网络由LON网改为Ethernet以太网,网络控制系统提升互联、互通和互控功能,动力车、拖车、控制车故障报警信息互通,形成统一的列车监测信息网。通讯、重联连接器采用矩形连接器,同时所有连接器插接采用螺栓固定方式,DC600V使用2个矩形连接器,正负极分开。车门由电控气动改为电控电动塞拉门,取消低站台停靠功能,取消站台补偿器。CR200J型动车组也作为可变编组动车组家族的一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编组进行调整(出厂前),1-2台动力车、4-18节拖车,坐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但目前可变编组尚无实际运用。复兴号带来了很多显著改变,首先是操作界面统一,不同型号复兴号动车组操作界面基本一致,降低学习成本,无需反复培训与学习,减轻劳动强度,其次,配件标准统一,不同厂家的配件可相互通用,大幅度降低运用成本。另外,还可以自由重联,复兴号动车组不仅支持不同型号、不同厂家生产的列车重联,还可以实现任意方向重联,甚至还支持短编组与长编组重联及四组短编组重联并可实现相互控制。CR200J1系列采用中车株机设计制造的动力车,CR200J2系列采用大同厂生产的动力车。
CR200JS-G型“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是复兴号动车组家族的一员,专为拉萨至林芝、拉萨至日喀则设计的一款能够满足高原气候条件运行的混合动力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基于技术相对成熟的HXD1D和FXN3,针对高原环境进行优化,同时,能够实现内电互控,车厢提供供氧设施,能够适应高原地区的线路环境,可以在最高5100 m海拔运行。电力动力车功率7200 kw,内燃动力车配备两台12V265柴油机,采用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研制的8GCD-02100000 IGBT-VVVF,装机功率2×3500 kw,额定功率2×3250 kW,轴式2×(A1A-A1A),轮周牵引功率2×2700 kw,同时内燃动力车预留受电弓安装位置。
列车编组动力车3量,拖车9辆,其中二等座车6辆,二等座/餐车1辆,一等座车1辆,一等/商务座车1辆,定员755人,其中二等座629,一等座120,商务座6。由于增加了供氧设施,二等座车相较普通版本减少一排座椅,座位数由98变为93。
2021年03月12日,首组内燃动力车亮相。
2021年03月15日,首台电力动力车亮相。
2021年03月22日,首组拖车亮相并启程前往大连,与两组动力车共同进行实验。
首组车为特殊编组。HXD1D-J0001 + ZE290107 + ZE290106 + ZE290105 + ZY290108 + ZEC290104 + ZE290103 + ZE290102 + ZE290206 + ZE290205 + ZE290202 + ZE290201 + ZE290101 + FXN3-J0001B + FXN3-J0001A。首组车实验过程中动力车拆除了部分制动盘,电力动力车拆除两对,内燃动力车拆除三对,模拟更加恶劣的线路环境,测试车辆能否在严苛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2021年03月23日,第二组电力动力车抵达北京进行试验。
2021年04月04日,第二组内燃动力车抵达北京进行试验。
2021年04月27日,结束在大连试验的特殊编组首组车启程前往西安。
2021年04月29日,首组车抵达西安。
2021年05月04日至09日,首组车在陇海铁路宝天段进行试验。
2021年05月05日,首辆一等/商务车亮相。
2021年05月11日,首组车经青藏铁路驶入西藏。
2021年05月26日,第三组车完整编组在株洲进行测试。
2021年06月08日,第二组动力车与前两组车剩余的六节拖车与第三组完整编组先后启程前往拉萨。
2021年06月25日,投入运营,开通拉萨至林芝D8981/4次,林芝-日喀则D8982/3、D8992/3次,拉萨至日喀则D8991/4。
2021年10月11日起,拉萨-林芝D8981次改为C881次,林芝-日喀则D8982/8983次改为C882/883次,日喀则-拉萨D8994次改为C894次,拉萨-日喀则D8991次改为C891次,日喀则-林芝D8992/8993次改为C892/893次,林芝-拉萨D8984次改为C884次,拉萨-林芝高峰线D9901/9902次改为C921/922次,同时增开拉萨-日喀则高峰线C923/924次。